禪學問答
禪宗思想問答

 

禪學問答

釋界靜著

1.問: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四句話有什麼意義?
2.問:參禪用功的人須要看經教嗎?
3.問:如何知道禪沒有獨斷的教義,自由任用不受任何束縛呢?
4.問:禪宗的「明心見性」是明什麼「心」見什麼「性」?
5.問:什麼是公案?
6.問:中國禪宗的第一個公案應該是哪一個?其內容如何?
7.問:為什麼說公案(如眼)與坐禪(如腳)都是禪的奴僕?
8.問:是否可以講一個禪的公案來詮釋如何解決有關人「生氣」的問題?
40.問:為什麼要講禪?禪太深而玄對人的生活無關,是否能講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內容?
9.問:禪到底是什麼?
10.問:前面講的「不思善不思惡」是不是修行參禪的人連善惡都不分嗎?
11.問:前面說的「於一切處無心」是指哪一切處?
12.問:又之前講的「於一切處無心,無心名無念」根據那本論書?佛陀曾經講過了嗎?如何說明?
13.問:上面所講的看起來大家都懂了,可是為什麼大家都做不到呢?
14.問:「頓悟」不是與佛同等了嗎?為什麼又說「頓悟的人還有習氣」?
15.問:看話頭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話頭?
16.問:為什麼說「疲時睡、飢時食」,就是「平常心」?這個平常心如何說是佛教的最高教義和究竟之道?
17.問:我們如何從對待的分別心體悟達到無對待的真如心呢?
18.問:我們凡人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煩惱,請問如何才能擺脫這些煩惱呢?
19.問:如何就在穿衣吃飯中尋求解脫呢?
20.問:煩惱與菩提是一還是二?
21.問:《壇經》說:「現前一念心即妄即真」,如何說明?
22.問:妄心與真心是一還是二?
23.問:《六祖壇經˙無相頌》說:「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如何解釋?
24.問:無念與無心有何關係,於何處無心?
25.問:無念的念是指何念?無心的心是指何心?
26.問:如何才能算是無心?無心的人是否真自由?
27.問:《壇經˙無相頌》說:「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兩不用,清淨至無餘。」如何說明?
28.問:什麼是不思善不思惡?
29.問:如果不能做到「於一切時、一切事與『法性身』相應」,能見性嗎?
30.問:難道「求得佛的知見」都不能說是自己腳跟底下的一段生死大事因緣嗎?
31.問:禪要在什麼地方才能體現得到?
32.問:不識字誦經持咒靈驗嗎?
33.問:不曾受教,習性惡劣的人也能開悟嗎?
34.問: 不悟性空般若能得自在解脫嗎?
35.問:不從「無心」入門,學佛有益嗎?
36.問:不殺貪、瞋、痴能得解脫嗎?
37.問:不認識自己的心,學佛法有益嗎?
38.問:不能認識自己的心,就等於捨棄自己,有何方法不讓自己迷失呢?
39.問:不知悟後的這個人的境界如何?

禪 旨

1.問: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四句話有什麼意義?
答:這四句話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傳授禪法時,所提出禪的立宗基礎以及禪體驗的方法。這四句可以說是包含了禪宗全部思想主張,能理會了這四句也就能夠體會了禪旨。 禪既然是「不立文字」,所以也就沒有文字上構思與邏輯推究的理論依據,因而會有人問:禪是什麼?會回答說禪不是邏輯的形式,不是能用語言分析,一旦分析禪是什麼時,那禪就不是禪了。禪是要有悟的,有悟才有禪,那麼禪又是什麼呢?禪要靠自己親身去體驗。

  禪既然是「教外別傳」出一支,便沒有固定所依的經典,因此,禪也沒有獨斷的教義。禪本身並不是宗教,無須崇拜神,也沒有儀式遵守,沒有靈魂和天堂。如果一定要問禪是什麼?從「教外別傳」出一支,「以心傳心」看,禪是指「心」的整體,禪具有「智」的因素,有般若智才能有悟,有悟時才有禪。

  只有「直指人」的染污「心」,照「見」本來清淨佛「性」,才是「成佛」之道。說人有染污心是約作用上說,若依體性上說,心性不二,這樣,「直指人心」的「心」也具有「性」或「真如」的意味。當我們見到了心,也就見到了性;當我們悟到了性,也就悟到了心。心性是同一的。

  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表明的禪旨,意指要學人直接去抓住心體;或稱去掌握自性真如而不向外求玄。禪宗依據這種教導更提出「以心傳心,師資默契」的手法。禪宗接化學人,用解粘去縛,因病予藥,使學人直悟本性,親證真如,不是拘泥於一種真理的概念。這種禪必須是親身如實知如實體驗才能體悟得到,所以說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當然,這並非輕視經典,禪的重點是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上下功夫。

2.問:參禪用功的人須要看經教嗎?
答:參禪用功的人也須要看經教,這叫「以教照心」、「依教悟宗」,就是根據經典的思想來對照自己所體驗的,看是否正確。初祖達摩傳授四卷《楞伽經》給二祖慧可就有此等用意,所以「不立文字」不等於不用文字。不過禪宗對於經典的看法與其他各宗不同,可取則取,可捨則捨,自由任用,不受任何束縛。這也是「禪沒有獨斷教義」的寫照。

  所以日本臨濟宗的創建人榮西禪師的《興禪護國論》裡說:「一大藏教,皆是禪所依之經典;奪而言之,無有一言為禪所依之經典。」這就掃除了禪與教之間的矛盾。也是世尊「拈花示眾」的本意。

3.問:如何知道禪沒有獨斷的教義,自由任用不受任何束縛呢?
答:說禪宗沒有經典,意味著「禪沒有獨斷的教義」,實際上「一大藏教,皆是禪所依之經典」。然而,正因為禪是要靠學人親身去體驗,不讓學人拘泥於語言文字名相概念上,所以「奪而言之,無有一言為禪所依之經典」。其實,禪宗的公案就是禪家的經典。依公案參禪,這就不受任何學理束縛了。因為公案簡明扼要,多的也不過幾段問答;少的一問一答了事。比如禪宗有一個公案:

  無著問文殊:如何護持佛法?

  文殊答道:「前三三,後三三。」

  外行人見此會說所答非所問,其實已經將問題回答圓滿。「三三」表示眾多的意思,「前」之與「後」表示過去與未來。時間離不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意思是說,過去已經有許許多多人護持佛法了,未來也會有許許多多的人護持佛法,至於現在呢?答案或許說是──隨緣,或者說──那就保持現狀吧!要問「如何」二字,內心就不自由,就被「佛法」所縛,就不是過禪生活的人。不能過禪生活的人,又如何護持佛法呢?

4.問:禪宗的「明心見性」是明什麼「心」見什麼「性」?
答:約作用上說,明染污心見清淨本性,心性是二;約體性上說,明真如心見清淨本性。心性是一。這和前面所說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兩句意思相同。

公 案

5.問:什麼是公案?
答:「公案」就是公府的案牘,即是法律命令,非常嚴肅,不可違犯,可以用來定法,也可以用來判斷是非。在中國佛教門中,常提到的「公案」二字是中國禪宗歷代祖師們的言行範例所做的歸納與總結,一般以禪問答的形式形成公案。這種公案一直到宋朝初期編輯而成一部名叫《景德傳燈錄》共有一千七百則。它的原意是指公文書,是佛祖的垂示,是宗門的正令,用來判斷學人的迷悟,有某種權威的法規定律作用,所以宗門祖師稱此種文獻叫做公案。

6.問:中國禪宗的第一個公案應該是哪一個?其內容如何?
答:中國禪宗第一代祖師是菩提達摩。祖師於(西元520年)9月21日到達廣州,梁武帝派遣使臣請他入宮(其年11月1日)與梁武帝對話,產生一則名叫「廓然無聖」的公案。內容如下:

  據《景德傳燈錄》卷三載:

  帝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

  師曰:「並無功德。」

  帝曰:「何以無功德?」

  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答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師曰:「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師曰:「不識。」

  帝不領悟。

  此後將這一段對話記錄形成一個公案。由於祖師初來中國,也初次與中國人對話,故此應稱中國禪宗第一個公案。

7.問:為什麼說公案(如眼)與坐禪(如腳)都是禪的奴僕?
答:禪師們說:「公案不過是一塊敲門磚,是一根指月的手指」,就如「本來面目」的公案問題,並不是習禪者的最終目的。坐禪和禪那,坐禪本身是第二位的,禪那本身也不是目的。禪的目的是悟,一旦悟後即無須再參禪打坐。

  日本白隱禪師常常以一隻手舉起叫人聽出聲音,一隻手哪會有聲音呢?其實,這隻手的聲音已經早就遍及天堂與地獄的任何地方去了。當禪師叫人聽時,眾弟子也早已進入「禪那」的冥想中了。

  「禪那」一詞有「反省」和「凝心」的意思。禪那的基本意思是指凝聚人心,不離正道,把精神集中在唯一的目的物上冥想。有的聽眾適合白隱禪師一隻手舉起叫人聽出聲音的舉動而進入禪悅到了天堂;有的見禪師此舉乃背邏輯起反感而入地獄。實則,「禪」本身就不具邏輯甚至違背邏輯且又離語言文字、離形、離相,非心識所能言表的。

  如一位初學佛的女士問了以下兩個問題:

  問一:我與公婆不合,先生對我不好,「禪那」能解決人的生活問題嗎?

  答:禪那具有反省的意味。我們一旦進入反省,擁有「常思己過,莫論人非」的心境時,其實已經解決不和諧的人的生活問題,這就是「禪」。若自不努力不能怪「禪那」無作用。

  問二:公案可以與禪那同等作用嗎?

  答:白隱禪師的一隻手有聲音嗎?沒有。必須兩隻手才有聲音,而且兩隻手必定要用力拍在一塊,才能發出音聲。這是我們由意識分別邏輯推理作用的結果;禪不是這樣,禪要有無分別智的起用,禪超越了邏輯推理模式。禪要我們用眼睛去聽出一隻手的聲音而不是用耳朵。當你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此公案則可解決人生的所有是非、得失的二元對待問題。

  公婆教你,你要認真地聽;公婆罵你,你要認真地反省。公婆罵你時,你不接受辱罵的聲音反而更加孝敬公婆。你若對抗便起衝突,衝突必爭,爭必有勝敗之分。失敗固然是慘局,而勝者也未必是好事。體悟到這之後,又有何不能解決的人生難題呢?以上「隻手之聲」是一個公案,當你參禪打坐時,以公案來作參究方便,最後達到的悟境便是禪,所以說公案(如眼)與坐禪(如腳)都是禪的奴僕,道理在此。

8.問:是否可以講一個禪的公案來詮釋如何解決有關人「生氣」的問題?
答:當惠明上座向六祖惠能請示如何是佛法時,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若能明白這個公案也就悟了。覺悟了的人,他的習氣雖還有,但他明白如何去處理。當生氣時,也會明白自己在生氣,常常覺醒,常常修正,生氣的習氣就會漸漸減少,最後也就自然消失了,這就是禪。悟了禪的人也就是親自飲到真如泉水的人,再也不用請人做任何指示了。

  如說「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不會生氣的心即是清淨心,此心即是本來面目,當明上座聽完六祖的開示時,即見自己的本來面目,他開悟了。此後禪宗門庭即用「父母未生前,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作為參禪方便。

40.問:為什麼要講禪?禪太深而玄對人的生活無關,是否能講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內容?
答:說禪深而玄是可以的,但說禪與人的生活無關那是對禪的一種誤解。因為人沒有禪就沒有悟,沒有悟的人生是痛苦的。實際上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活在「禪」當中,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如果不談禪,那就先舉一些與生活有關的例子。如:

  常常隨伴著我們生活當中的事物,那就是順逆境。人遇到順境而歡喜;遇到逆境而厭惡氣惱。人若不生氣不惱害就是聖人了,若是聖人就不必來此聞法了。下面我就講一些有關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氣惱的情形時,如何解決氣惱的辦法。

  當你氣惱時,我以佛法因果報應的真理勸告你:請不要生氣。生氣會傷害身體。生氣是「因」;傷害身體是「果」。這叫現時的果報。當生氣時,也就是瞋心生起時。常常起瞋心,日久天長就成為習氣,瞋心重的人,臨終時會墮三惡道,這是來生的果報。再說今生有人讓你生氣而你也會生氣,這都是過去所種的因,今生才受此果。如此等展轉相連,這叫三世因果報應。當然,這是佛說的。佛陀說法是應機設教的,對不同根性的人說不同的教法。對你生氣的病,如果下報應的藥,可能會不對機,因為你一聽報應就嚇壞了,這種報應的真理在你身上不起善作用反而有害,這種真理也就構成了「威嚇」的作用,以真理的權威來威嚇自己,讓自己產生恐懼,因而不敢接近佛法。

  許多外教會以威嚇的言教向他們的信徒傳教,例如「不信上帝就會下地獄」的說法。有一天主教徒的家庭,媽媽到慈濟去參加宴會,吃過一餐晚宴回家,女兒指責媽媽說,你不可以去佛教的慈濟去吃那一餐,這樣是叛逆上帝的,將來不能上天堂,會下地獄的。媽媽聽後恐慌極了,於是托人問我佛教對此如何看法?

  既然是「慈濟」,它是不分種族、國域、宗教的,上帝最喜歡慈濟了,到慈濟吃一餐晚宴會下地獄,這種上帝還值得你去恭敬嗎?所以恐嚇的教法不是了義法。「因果報應」是真理,但要對機。如果開口閉口只有這些教義,那麼,維摩詰的「不二法門」就不會出現。這就是為什麼要講禪的理由,或者要講一個禪的「不思善不思惡,如何是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公案來解決有關人的「生氣」問題?下面就先做一個比喻:

  當我到達你的屋裡一看是一片混亂。這時刻,我開始指示一些你所需要的開示內容了: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可以如此懶惰,不管家務,成何體統。這間屋子就是你的心的一面鏡子。這是指示嗎?你一定會說:「你批評的太對太有理了,我就是忙不過來整理它。」其實這種指示也就是指責。指責人讓人改過――好比說,指責孩子,讓孩子改過,那是不可能的事。況且聽我指責後的日子裏,你的心一看到雜亂的屋子,就會想起那種指責的言句,就會感到恐慌、緊張、憂慮、懊惱與不安。這是由於指出「這間屋子就是你的心的一面鏡子」的話,使你更加不安的。那麼,如何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呢?

  我要說的就是禪。你應該觀察:當雜亂的東西還未出現之前,如何是這間屋子的本來面目呢?這時你會立刻明白,雜亂的東西還未出現之前,這間屋子一塵不染,乾乾淨淨,有多舒服!知道舒服就要知道如何保持本來面目了。那就是常常覺醒,一有雜物當即處理,當處理時,心不要執著好與不好,好與不好或整齊與不整齊都是自己內心執著(分別)的產物,不是物本身的問題,自己覺得舒服就可以了,不要管別人來會怎麼想。如此這間屋子常常整潔。這樣再也不會因為雜亂或指責而不安了。所以由內心發出自然行動去整理環境才是真正解脫之道,也即是禪的本意。然而

  真正進入禪生活的人,不在乎屋子的雜亂或整齊,也不在乎他人的指責或稱讚,這種人自由自在,不會被任何逆順境界所動搖,那才是真解脫。中國的濟公和尚就是能做到這一點。

  假如我見到你的屋裏雜亂立刻生心動念或做任何指責的表示,本人就不是過著禪生活的人,因為那即是執著,即是妄心分別,就有善有惡的對待分別。只有「不思善不思惡」的真心起用,才是人的本來面目自性流露。這本來面目自性清淨心,此心即是佛,此佛即是覺醒的人,超越善惡二元對待分別的人。所以當生氣時也就是過去的父(無明)出現時,有無明習氣種子的現行,才引出當前境界生起現在的母(貪愛)時,人一有無明貪愛即遮蔽了本來面目的真心,真心被遮蔽,所有的無明習氣煩惱都出來了,貪、瞋、癡、慢、疑、不正見的六根本煩惱,還有忿、恨、惱、覆、誑、諂、驕、害、嫉、慳、無慚與無愧、不信與懈怠、放逸與昏沉、掉舉及失念、不正知、散亂的二十個隨煩惱,隨境而出。因此,禪宗常以「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做為參話頭的參禪方便,讓學人悟入清凈心體,回歸自性本源。

9.問:禪到底是什麼?
答:問禪到底是什麼?就是佛也無法開口,如果能講得出來就沒有靈山會上「拈花」的禪心印,也不會有「教外別傳」的教示了。那為什麼禪又可以講呢?講即是教示,也就是世尊的言教。言教是俗諦,如來的第一聖義諦非語言所能表詮,落言詮的都不是聖諦第一義,也不是禪的本身。但是,若不說就無法令我等悟入,所以只有依如來所證悟的第一義理,強設名言假名相說。因此所依的是第一義諦,所說的是世俗諦,這樣的二諦是「於教二諦」,是佛陀教法中所得的二諦;不是佛親證自悟的真實境界。當梁武帝問達摩祖師:「如何是聖諦第一義?」達摩祖師說:「廓然無聖。」梁武帝當時為什麼不能領悟呢?因為梁武帝所明白的只是言教上的二諦,沒有達到佛陀那種自證自悟的真實境界,佛的境界是超凡超聖的境界,是無佛無眾生,無過去現在未來的境地,這個境地即是禪的根本法。所以問禪到底是什麼,也就是等於問禪的本質是什麼,可以說禪的本質也就是如來自證自悟的真實第一義諦境界,唯有佛與佛才能了知。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梁武帝所問的第一義是二諦中的真諦第一義,而達摩答的卻是自證的第一義,這種自證的第一義,不是語言、尋思、擬議所能達到的。

  從言教上說,禪即是心,此心本來自由自在,遍週宇宙三界。此心如雷和閃電,法力無邊,此心美如春天的花,秋天的樹葉,夏天的雨,冬天的雪。

  禪即是空、真如、法界、自性、如如、實相等,名異實是一。總之,禪就是道,此道即是生活之道,即指穿衣、吃飯、勞作、休息、睡覺、受、想、思等都是「禪道」。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活在「禪」當中。由此說來,要問禪到底是什麼?禪就是「平常心」。

10.問:前面講的「不思善不思惡」是不是修行參禪的人連善惡都不分嗎?
答:六祖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這是修行參禪者的用功夫處,即是「於一切處無心」的「無念」基本宗旨所指,並不是善惡都不分。善惡不分還叫修行參禪嗎?

  《壇經》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自性若邪,起十八邪。」人的生活不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身、香、味、觸、法六塵產生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十八界。例如,當被公婆罵時,你的耳根聞公婆的聲塵,此時,自性若正即起善用,也是佛用。佛心即無心,無能所對待。佛耳聞聲時,意不起染著,即無怨親心。若用唯識的思想則說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此時,自性若邪即起惡用,也是眾生用。眾生心即有心,有能所對待。眾生耳聞聲時,意生起染著,即有怨親心。有怨親心即不平等心,不平等心就會惱怒公婆心,這樣彼此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11.問:前面說的「於一切處無心」是指哪一切處?
答:這又回到前面所講的禪即是「平常心」上去了。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必須依靠穿衣、吃飯、睡覺這些運作,必須有自己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身、香、味、觸、法的六處互相接觸才能進行。禪就是要求我們就在這六處上不要起執著、分別心,執著善的就有惡的。就如吃飯來說,我們的舌根對味處相接觸時,知道這碗菜好吃或不好吃;如果學到禪──無心(無念)的人在味處上不生好吃或不好吃的分別執著心,這種人碰到好吃的也吃個飽,不好吃的也吃個飽,也不少吃或過量;如果沒有禪也即沒有悟的人在味塵上就起分別。碰到好吃的吃個過量,碰到不好吃的就打碗丟筷或開口罵老婆或佣人。味處明白,其餘五處不講也就明白了。所以,禪宗的「無念宗」、「平常心即是道」,這即是禪的根本生命所在。若不去體驗就沒有禪,若進入體驗妳會發覺處處都有禪,有禪的生活才會自由自在。

12.問:又之前講的「於一切處無心,無心名無念」根據那本論書?佛陀曾經講過了嗎?如何說明?
答:根據大珠慧海禪師的《頓悟入道要門論》講的,該論也是從《金剛經》佛陀的教示「不應於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提示出來的。無住生心的「住」是「執著」的意思,若能在味處上不起執著所生的心即是清淨心。可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即是真如心,也即是清淨心,也即是《六祖壇經》中常講的「自性」。但是六祖講自性心時,有時指真如心,有時指阿賴耶識。人有八個心王,第八阿賴耶識做主君王,若是凡夫,起心動念只是分別心、妄想心,這即是入生滅門,名阿賴耶識;若是佛,即已證無分別智,對境不生分別心,即是入無生滅門,名為真如。由此可知,佛陀在勸眾生常用真如心去接觸外境;不應以染著心去接觸六處。那就是說,常以清淨心對境,即是過禪生活的人,自由自在;若常以染著心對境,即沒有禪的人,此人在生活當中處處不自由、受限制、受束縛,總覺得自己在受苦、不自在。實際上,人活在這個世界,一生下來就是痛苦,因為這個世界是無常的,無常的一切,給人帶來無限的痛苦。那麼,如何才能從這痛苦中解脫出來呢?這就要依靠「禪」了,禪叫我們不要逃避痛苦,也即是不要逃避現實,只是去面對、去接受就是了。如何去面對、去接受呢?佛陀教導我們「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種「無所住」的接受也就是「無受」,如《中論》說:「涅槃名無受。」領悟到其中道理,常觀此心,用此心,即能達到「無念」為宗的禪的本懷,才是佛的「真佛子」。

13.問:上面所講的看起來大家都懂了,可是為什麼大家都做不到呢?
答:不要說「懂」,就是頓「悟」的人還有習氣,有習氣的人如何能徹底做得到呢?何況所謂懂了,只不過是「理悟」而已,理悟的人只是在世俗諦上下了一點功夫,也只不過是「知解」,在信、解、行、證上只入第二步,若無「信」、「解」的話,就連第一步都沒有跨入,還說什麼做得到?其實就是「知解」都很難,我們所學到的一些佛法十分有限,就目前為止也只不過是一知半解,有些理路而已,談不上真正的知解。信、解、行、證表面上看起來以信為先,實際上若沒有知解而後信即成迷信,迷信的人不能真正知解。現在所知解的東西都是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所以得不到受用。而且行、證兩個,表面上看起來,行為先證為後,其實若不是親身的證悟也不會有「行悟」,能有「行悟」的人應該是圓滿人格的──佛。

14.問:「頓悟」不是與佛同等了嗎?為什麼又說「頓悟的人還有習氣」?
答:頓悟者一悟即登佛地,與佛同等,這是在「理悟」上說的,在「行悟」上還不能與佛同等,這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習氣深沉,一時難以去除,須要常常修習觀照,還不是一生就能圓成佛果。別看悉達多太子三十五歲證悟後成為人間佛陀,他是多生以前早已成佛的人,今生來此土只是示現而已,因此頓悟者一悟雖登佛地,說他還有習氣,應該沒有問題。古人悟後習氣尚在者大有人在,這是「悟後漸修」的道理,如古德說:

「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現念猶侵。」

15.問:看話頭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話頭?
答:看話頭就是觀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所以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觀心。一般來說,過去的「無明」為父,現在的貪「愛」為母。所謂的「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也就是無明和貪愛未生起前的本來面目。下面的一些話頭可任人選一個看。

  看念佛是誰?

  看穿衣是誰?

  看走路是誰?

  看吃飯是誰?

  看睡覺是誰?

  看念經是誰?

  看持咒是誰?

  看拜佛是誰?

  如此等等都是一樣。誰字下面的就是──心。話從心起,心是話的頭;念從心生起,心是念的頭。所以話頭即是念頭,念的前頭就是心。總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由此可知,看話頭就是觀心。

禪 學

16.問:為什麼說「疲時睡、飢時食」,就是「平常心」?這個平常心如何說是佛教的最高教義和究竟之道?
答: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從未有過平常心,為什麼如此說呢?因為這個「平常心」也即是「真如心」。如何是真如心呢?如實地、正確地看待一切事物的心即是真如心。這種心對事物是如實知如實見,有人稱之為「自知自見」,也即是「空」。此「空」即是佛教的最高教義,也是究竟之道。此道即是「禪」,所以禪即是空、即是心、即是真如。此禪即是「禪道」,也就是生活之道,這生活之道就是平常心。當你疲時,如實知自己已經疲倦,應該去睡。當在睡時,即在睡,不會憂前慮後,這即是平常心。此心順境,也就是說真如心不違境,常在接受境,順來順受,逆來逆受,能如此才是自由人,也就是過禪的生活。

17.問:我們如何從對待的分別心體悟達到無對待的真如心呢?
答:生與死從表面上說,生是活著的,死是不活的,這是對待的觀念,是由分別心產生的結果,所以人多是貪生怕死。生是順境,死是逆境。然而如何體認呢?當你一大早醒來時,就必須對每一事物乃至自身的一舉一動都要進入體認當中。例如:當我洗臉時先刮鬍鬚,這鬍鬚每天在長,長即是生,其實這生即是死,因為它不時在運動,這種運動即是死亡。可見我們人活著實際上就是死著,死了也就是生的開始。由此可知,生即是死的生,而死也即是生的死,以此得出一種不二的結論: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不異死,死不異生,這就是如實知,如實見,也就是自知自見的結果。此即真如心,此心就是從體悟「空」、「不二」而達到的結果。

18.問:我們凡人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煩惱,請問如何才能擺脫這些煩惱呢?
答:這個問題可從公元九世紀後半葉一位睦州禪師的問答中說明。一天有一位學禪者問睦州禪師:「我們每天都要穿衣吃飯,怎樣才能擺脫呢?」

  睦州禪師回答說:「我們穿衣吃飯。」

  學禪者說:「我不懂你的意思。」

  睦州禪師又說:「你不懂,你就穿衣吃飯吧!」

  從這個問答中我們可看出學禪者想擺脫客觀外部世界的束縛。實際上主觀的內部世界與客觀的外部世界都是同一本質上的東西,如果想擺脫客觀外部世界的束縛,就等於將主觀與客觀所相對的世界分裂開來。我們凡人所犯的錯誤,就是把本來平等無二的事物對立起來,把一個真實不二完整的東西分裂成兩半。學禪者明明知道我們每天都要穿衣吃飯而不再穿衣吃飯,這無異是一種自我毀滅,如此說來,你總不會希望因為尋求解脫而毀滅掉自己的生命吧!假如你同意這種說法的話,那你就穿衣吃飯,並就在穿衣吃飯中尋求解脫吧!可是那學禪者對睦州禪師所回答的還不明白,於是睦州禪師接著又說:不管你對這個問題懂還是不懂,你必須就在日常物用中生活下去,並且要依靠穿衣吃飯而活著,不管是已經開悟的禪師還是無知的凡夫俗子,都不能逃脫世間自然因果法則。開悟的禪師雖然無事,但肚子餓了也要吃飯,精神疲倦了也要睡眠,冬天下雪時也要添衣。如果你知道每天都要穿衣吃飯,而又不再穿衣吃飯的話,那麼你就會饑餓而死亡。儘管你多麼想擺脫煩惱,尋求解脫,但解脫卻就在煩惱中尋求的,離開了煩惱也就沒有解脫可尋。

19.問:如何就在穿衣吃飯中尋求解脫呢?
答:要尋求解脫必須留意覺悟(菩提)的機會。什麼是覺悟的機會呢?人一生當中不能說沒有煩惱,而煩惱莫過於挫折或失敗。遇到挫折或失敗就是讓你覺悟的大好機會。遇到挫折時,若不用行動去迎接挫折,那你就失去認識自己的機會。不認識自己,就不得覺悟,不得覺悟,則不得解脫。遇到失敗時,若不用腦筋去思考失敗,那你就失去了解自己的機會。不了解自己,就不得覺悟,不覺悟則不得自由。俗話說:有大挫折就有大覺悟,可以換句話說,有大覺悟就沒有大挫折。其實有覺悟者不尋求解脫二字,那種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由自在,能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大自在解脫境界。當問到什麼是覺悟的機會時,實際上問題中的穿衣吃飯甚至一舉一動或是起心動念都是覺悟的機會,是我們平常並沒有留意而已。有禪的人,他能如實地接受著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事實,並且就從這些事實中得到一種無心的狀態。比方說,有禪的人碰到逆境時,他不會被境緣轉,他會轉境緣。對一切善惡境界,心不起染著,那就是無心也叫無念。如佛陀被外道女當眾毀謗時,他自由自在安坐在講臺上,其心不起瞋惡,這是徹底覺悟者方能辦到的事實。

  不用說覺悟要靠機會,就是世俗人想發達(發財)也要靠機會。想發達的人,當然有資本才能開始想發財,若無資本去想發達,那是夢想空談。想覺悟者一樣要有戒定慧三學的資糧,沒有三學的資本,想覺悟也是夢想空談。再說想發財的人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因為他不懂得去掌握機會。想解脫的人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因為他不肯去接受日常的經驗事實。想覺悟的人同樣有機會,只是因為咱們有我執、我見,不肯反觀自省,不接受人的批評,自以為是,不懂裝懂,貢高我慢,若持續下去何時方有覺悟的日子呢?

20.問:煩惱與菩提是一還是二?
答:從體性上講,煩惱即菩提是一。從現象上說,有迷悟之差別應是二。

21.問:《壇經》說:「現前一念心即妄即真」,如何說明?
答:現前一念心的「心」是指「自性心」,這個「自性」在此是指阿賴耶識。《壇經》說:「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含藏識即指阿賴耶識。此阿賴耶識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能變現根身世界。若起心分別器界(外境)即是妄(妄心),指第七末那識即妄識;若無心無分別智起用,即是淨心(真如心)指自性清淨心,又名如來藏心。這是我們每個眾生本具的心,離一切妄染。由此可知,我們現前一念心要迷(煩惱)要悟(菩提)只是看當時一念落入妄心還是守住真心。落入妄心即入生滅門,一入生滅門就有生死煩惱;守住真心即歸真如門,一歸真如門即得無生菩提。

22.問:妄心與真心是一還是二?
答:從體性上講,妄、真是一;約作用說,妄、真是二。真心喻如水,妄心喻如冰,冰、水雖不同,但畢竟不是二。

23.問:《六祖壇經˙無相頌》說:「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如何解釋?
答:「菩提本自性」,此自性指的是第八阿賴耶識,此阿賴耶識本具菩提即覺性。若「起心即是妄」,「起心」即起慮知心,即屬生滅門。無論起善或不善心都是屬於妄,所以六祖說:「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所謂「淨心」即指真如心,妄即指生滅心。真如心在哪裡呢?即在生滅心當中。因此,禪宗常講「當下即是」就是這個道理。六祖說:「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這裡的「正」,是指此心一念不生,不著兩邊,也就是一念慮知心未起之前謂之正。此「正」即指「無念」,也就是無心。即所謂「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知道這裡的意思後,對「正」字也該明白了。

  所謂「三障」即指:煩惱障、業障、報障。貪欲、瞋恚、愚癡三惑即名煩惱障;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十惡(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貪欲、瞋恚、愚癡、綺語)之罪業,名業障;地獄、餓鬼、畜生的苦報,即名報障。依六祖的教示,此心但正即無三障。所以誌公禪師說:「煩惱因心故有,無心煩惱何居?」可見對一切境,「無心」即是「正」。禪宗以無念為宗即是這個道理。

24.問:無念與無心有何關係,於何處無心?
答:念者即是心念,所以無念即名無心。慧海禪師的《頓悟入道要門論》說:「於一切處無心,無心名無念。」就是指於色、聲、香、味、觸、法六處無心。

25.問:無念的念是指何念?無心的心是指何心?
答:無念即指無妄念,也即指無邪念;無心的心即指妄心,即第七末那識。這樣「無心」即指無妄心,也就是清淨心,或稱真如心、佛心。

26.問:如何才能算是無心?無心的人是否真自由?
答:這個問題先作比喻說,而後才能得出結論。你現在還年輕,當你在地鐵火車廂中坐,眼見一位老人進入車廂而沒有座位,就在這當下的一剎那間看你有心還是無心。有心就煩惱,無心即解脫。這裡的意思並非指有心讓座才煩惱,無心讓座才自由,而是看你當下一剎那是否經過第七末那識的思量意識分別緣慮後才讓座,還是只經過第六意識作用後馬上讓座。

  當你的眼根對色境時便產生認識。換句話說,當你見到老人時,知道他是老人,此時你即刻讓座,只為他人考慮不為自己擔憂,這時妄念尚未起來而即刻讓座叫做「無心」。如果你見到老人,還在為自己考慮,我要讓座呢?還是不要讓座呢?若讓座,可我還有好多站,此一讓,等下就沒位坐啦!可是不讓,我又不好意思,還是得讓吧!這種讓座的方式是處於無奈,因為有第七染污識的作怪,第七識專為「我」著想,有我執就有煩惱,這樣讓座,就會感覺站著真不是滋味,苦得很啊!沒有通過第七識讓座的人,即將老人與我一體,這種讓座來得自然,站著也不覺辛苦,這才算是真正自由的生活方式,這樣才是所謂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表現。能行於此,才能算是「無心」,也是行於菩薩道的行者作為。

27.問:《壇經˙無相頌》說:「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 邪正兩不用,清淨至無餘。」如何說明?
答:「煩惱暗宅中」的「煩惱」二字是指六種根本煩惱,也就是指:貪、瞋、癡、慢、疑、不正見六種,而不正見又名惡見,可分為五種如下:

  一、身見:如執身為我,自私自利。

  二、邊見:執此身死後如燈滅叫斷見;或執為常見。

  三、邪見:撥無因果等。

  四、取見:取著一見以為最上,如執上帝能造萬物。

  五、戒見:執著邪戒,如外道持不食牛狗戒。

  在六種根本煩惱中,前五種就是鈍根愚人都能生起,所以名為五鈍使。最後五種不正見,有世智辯聰的利根人才能生起,所以取名叫五利使,合名十使。所謂「使」即纏使的意思,也就是纏使人入生死,不能超出三界的煩惱,所以叫根本煩惱。

  另外,隨著根本煩惱而生起的有二十種隨煩惱,也就是1)忿、2)恨、3)惱、4)覆、5)誑、6)諂、7)驕、8)害、9)嫉、10)慳、11)無慚、12)無愧、13)不信、14)懈怠、15)放逸、16)昏沉、17)掉舉、18)失正念、19)不正知、20)散亂心。這其中從第11的無慚至第20散亂心十種名叫十纏。這十種隨煩惱能纏著人們不能得到解脫。

  凡夫由於有這些無明煩惱,猶如常處暗宅中不能見光明。所以六祖教示人「常須生慧日」,以破無明煩惱罪業。眾生本具智慧德相,由無明故流轉生死,六祖教我們要令本來的智慧常常如日中天,才能照破無明黑暗。

  「妄念成生滅,真如不變遷」。妄心生起時即是「邪來」,貪、瞋、癡、慢、疑等煩惱隨著而至;修行人以般若智觀照知是妄,即不隨境緣轉,名為「正來」。真如心顯現,也即正念來時,煩惱自然消除。所以禪宗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邪正兩不用,清淨至無餘。」邪的相對名即是正;妄的相對名即是真;惡的相對名即是善。如是等都是相待立名。凡人所犯的錯誤就是去邪存正;除妄存真;去惡留善,總覺有少法可得,不知道去邪存正,正卻成邪;去妄存真,真卻成妄。所以禪宗教示我們「不思善不思惡」就是這個道理。這裡六祖告訴我們邪正兩都必須雙遣,心才無掛礙。無少法可得,內心湛然清淨,名為無餘。

28.問:什麼是不思善不思惡?
答:善之與惡,是兩頭語。思善思惡即流於分別,是第七染污識作用,便在生滅門一邊,成了世人「知見」,不入祖師室。如智常禪師說: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所謂「趣兩頭」就是走向存無的知見和守空的立知;思善思惡都是茫然謬立知見趣兩頭。去惡存善更加被善繫縛,唯有善惡都不思量,制心一處,必須於一切時、一切事與「法性身」相應,才能還歸本來清淨心體,因緣成熟才有見性的可能。

29.問:如果不能做到「於一切時、一切事與『法性身』相應」,能見性嗎?
答:學禪的人如果不能做到「於一切時、一切事與『法性身』相應」就不能「見自本性」。這種人依識不依智,只知在事相語言概念上求解會,以末那意識思慮量度「恁麼恁麼」來,學了兩天佛學名相概念就自以為辯才無礙了。實際上這些「知見」與自己腳跟底下的一段生死大事因緣毫不相干,充其量最多只能得個一知半解的知解宗徒而已。

30.問:難道「求得佛的知見」都不能說是自己腳跟底下的一段生死大事因緣嗎?
答:「佛無知見,知見屬於魔界」,如《景德傳燈錄》卷十四說明這一訊息。

  潭州招提慧朗(738-824)想了解禪,去見馬祖禪師,禪師問道:「你來何求?」

  慧朗答說:「我想求得佛的知見。」

  禪師說:「佛無知見,知見屬於魔界。」

  正因為慧朗不了解這句話的意義,所以馬祖就叫他去見石頭希遷禪師。

  慧朗見到石頭禪師就問:「如何是佛?」

  石頭禪師說:「汝無佛性。」

  慧朗問:「動物有沒有佛性?」

  石頭禪師答:「有。」

  慧朗困惑地問:「那為什麼我沒有呢?」

  石頭禪師說:「因為你不肯承當。」

  據說慧朗在馬祖、石頭二位禪師下開悟了。學人所要「承當」的就是自己親自與「真如」事實本身接觸,從而親自去體驗自己腳跟底下一段生死大事因緣。

31.問:禪要在什麼地方才能體現得到?
答:禪就在現在的一念中,要從這一念當中體現禪,那麼如何是一念呢?一念就是指每一意識的瞬間,但這一瞬間的一念卻是不可得的。如《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叫「三世不可得」,也叫「三心不可得」。因此,「一念」被稱為「無念」,無念就是沒有一念。但是沒有一念並不是指意識消失了,它還是在意識當中,跟意識同時現起,它是一念,但又不可得,因此六祖稱此一念叫真如念。「由真如起念」就是這個理由。如《壇經》說:「現前一念心即妄即真。」現前一念心若落入妄念即落輪迴,即有煩惱的起滅;若進入真如念,即無煩惱的起滅,無煩惱時即是過禪的生活時,因此說禪就是從現前一念心中去體驗。若一旦體驗到「禪」就體達到「空」、「真如」、「法性」、「法界」、「般若」,如此等等名雖異但都是一種境界。

32.問:不識字誦經持咒靈驗嗎?
答:說到靈驗則首先看受持者之心靈不靈,所謂靈是說受持者之心無比虔誠,屏棄一切雜念,專心一致在經咒上,如此之心謂之靈,所求皆逐。與此相反,若受持者之心與口不相應,「口念彌陀,心想娑婆」,心不誠,不專,念起經咒則不靈驗。因何?心不靈故。

  心若靈,口誦之咒語不正確也會靈驗。因何?一切法以心為主故。如從前有一位老太太在一戶大富人家當僕人,此家女主人信奉佛教,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在一間小佛堂誦經、咒,而老太太常為女主人端茶水。有一天,老太太想,此家女主人天天念經、拜佛、持咒、念佛,她的福報可能由此而來。我今家窮無福,何不為來生造福田,也學念經持咒呢?於是老太太便發心向女主人求教她唸經持咒。

  問:「少奶奶,我不識字,想學唸經持咒,我只會『觀音菩薩』,其它什麼都不懂,請您教我唸幾句好嗎?」

  少奶奶說:「你不識字,如何學唸經持咒呢?」

  老太太說:「是的,少奶奶,您能不能教我幾句啊?」

  女主人心想,老太太不識字,我如何教呢?教也是白費時間,不教又在這裡纏著要學。心機一動,有了!她見老太太端來一盤「荔枝龍眼」,就把大悲咒的第一句「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改成「南無荔枝龍眼核」,便對求學者老太太說:「我看你這輩子想唸經持咒是不可能了!你不是唸『觀音菩薩』嗎?就在『觀音菩薩』的後面加一句『南無荔枝龍眼核』好了」。《般若》

  老太太受教之後,每天一空下來就唸「觀音菩薩,南無荔枝龍眼核」。

  原來,老太太生有一兒子,在海上幫人當水手。一天,兒子跟著一條船出海,船遇風浪,全船人覆沒,只有老太太兒子見一堆荔枝核和龍眼核交集在一塊形同小山坵向他推移過來,水手見此景即往小核坵上爬。經過幾天,被其他船隻發現救回。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誦經持咒靈與不靈是在看受持者之心靈不靈而決定,而不是看識字與不識字,誦音準與不準。字音在心而不在口,俗話說:「心靈則佛靈」或說「心誠則佛靈」即是這個道理。

33.問:不曾受教,習性惡劣的人也能開悟嗎?
答:佛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當然是指善惡一切人而言。開悟與否要看人的本有佛性(菩提)能否肯提升出來而決定,而不是在於能不能。每個凡夫眾生皆有「佛性」,但是每個凡夫眾生同樣皆有「無明」。諸大乘經典處處都可以看到「煩惱(無明)即菩提(佛性)」的字句,這是說明煩惱與菩提其性實是同體,但用又有其二。也即是說,當煩惱升則菩提沉,若菩提升則煩惱沉,所以煩惱與菩提其性是無二的。現先說一則故事如下:

  古代印度有一個強盜,他歷經多少次的搶劫,每次都成功。一天,他突然發覺到,如此搶劫下去,不僅僅造成別人的痛苦,自己的心也內疚不安。想到這,便開始尋找機會贖罪。一天,他找到一位修行人問道:

  「聖者,有何教法能讓我解脫痛苦呢?」

  修行人看看對方,再從上到下打量了一番後反問道:「你有何專長?」

  強盜回答道:「我沒有專長。」

  修行人說:「你是有專長的!」

  強盜為了尋求解脫,不想再隱瞞,於是說:「若說專長,那就是搶劫。」

  修行人說:「那好,就用你搶劫的技巧將天空中的星星搶回來放在你性空腹中讓星星溶化吧。」

  強盜聽後有醒,他用二十一天的時間觀察修行人給他的教法,最後他終於開悟了。

  這個故事從表面上看起來很普通,整個故事只有倆個人物,但這倆人都不是普通人,一個能看出對方的根器,另一個又能真切懇求解脫。

  當強盜的煩惱無明升起時,由無明習氣牽引,去當強盜。這一段時日,他的菩提佛性被無明煩惱所覆蓋;當他突然發覺到而內疚不安時,即是他菩提佛性上升時,於是他尋找機會贖罪。若問他是否在二十一天後真的徹底開悟?是看他的老師給他的教法如何?他老師給他的教法是「將天空中的星星搶回來放在性空腹中讓星星溶化」。這種矛盾律的教法,也就是多而大的星星如何能放入小小的腹中呢?因為是「性空」置腹,又因為修行人見他是因造了許多罪愆而前來贖罪求解脫,而解脫是靠自己明白而得。所以修行人給他「性空」的教法。他將虛妄分別心轉成妙觀察智,這應該是真得解脫,也真徹底開悟吧。

  眾生從無始來本有的佛性不能發揮作用,而一直由煩惱作主。因此,現實生活裏,我們雖然都在煩惱無明當中,但是,一旦遇到挫折或有開悟的因緣時,若能把握住機會,便能豁然開悟。開悟與受教是兩回事,受教是語言文字俗諦上的;而開悟是離言文字第一諦上的。所以惡習的人只要深心痛切懺悔,一旦遇大善知識受教也能開悟。

34.問: 不悟性空般若能得自在解脫嗎?
答: 所謂「不悟」應該有「未悟」的意思。佛、高位菩薩已悟;凡夫、二乘聖人未悟。凡夫有業障不能修般若空慧,沒有智慧(般若)即不得自在;二乘聖人雖有禪定功夫、也具神通力,但也未悟性空般若,也不能自在解脫。如《菩薩本行集經》中記載著過去在印度應現如來在世時,有一比丘的禪定功夫相當深,並具有神通力能和身上的虱子談話。這位比丘在坐禪時,虱子在身上爬來爬去咬他,他不堪虱子的騷擾,於是就與虱子訂下條約,要牠遵守:在他靜坐時,要虱子隱身休息,不要打擾他,在他不坐禪時,可以出來活動,任牠咬吃。虱子守約,雙方相安無事。不料,一天突然來了一隻跳蚤,看到虱子被養的又白又胖,而自己卻又瘦又黑,心中羨慕地問:「虱子姐!你有何法,能把你自己養的如此肥白?」虱子回答說:「我遵守上人所訂的條約:上人坐禪我休息,上人休息我活動,生活起居有規律,所以能養的又肥又白啊。」跳蚤說:「我求求你,可憐我又瘦又黑,答應我加入你的行列,跟你學習好嗎?」虱子說:「跳蚤弟,只要你能遵守上人所訂的條約,跟我一起生活是可以的。」

  誰知道,等到比丘坐禪時,跳蚤因消化力強,肚子饑餓,顧不得守法不守法,跳出來咬了比丘身幾口,比丘從定中驚起,以為是虱子不守法,趕快把衣服脫下來,要抓虱子定罪,不想因動作太快,把衣服觸到身邊的火爐,虱子和跳蚤即刻都被活活的燒死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比丘雖有禪定和神通,都能和虱子談話定條約,教牠守法,但他不具般若智慧,不依般若波羅蜜多,心還有罣礙,有恐怖,不能遠離顛倒夢想。所以,比丘在坐禪時,還有被觸怒而要捉虱子定罪的煩惱。因而說只有高位以上的菩薩、佛才能得「究竟涅槃」,不達「究竟涅槃」就不能算是「自在解脫」。如此說來,若不悟性空般若智就不能得自在解脫了。

35.問:不從「無心」入門,學佛有益嗎?
答:所謂「無心」即無第七末那識的染污心,與此相反,若是「有心」即有第七末那識的染污心。末那識譯成中文叫「思量識」,思量即「思慮量度」的意思。中國人稱此心為「染污心」。佛菩薩無此心,所以叫「無心」。「無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清淨心。清淨心才能不隨境緣轉。與此相反,凡夫具足染污心,具此心即常隨境緣轉,有句話叫「心隨萬境轉」即是此意。

  現在可以明白本題的一切答案了。若不明白再試問:沒有主見的人學佛有益嗎?沒有主見的人「心隨萬境轉」,不但學佛不能學到佛心,就是學世間的一切事都不能成就。

  因何?沒有恆心,沒有堅定意志,心隨境轉做事半途而廢。人家說什麼,心就聽別人的指使。如古人有一則寓言:

  一對父子牽著馬在路上走,路上的人說:

  「好笨!一個人騎上去有多好!」

  聽了這話之後,兒子就讓父親騎上馬,而自己便牽著馬走。走了一段路,又有過路的人說:

  「這兒子好可憐囉!」

  聽了這話之後,父親又讓兒子騎馬,而自己牽著馬走。走了不久,又有過路人說:

  「好一個不孝子囉!」

  倆人聽了這話之後,為了不再受人責難,所以倆人共騎一馬。走了不遠,又有人指責說:

  「這真是虐待馬呀!」

  倆人聽了這話之後,覺得有理,於是都下馬,又和原先一樣牽著馬走路。

  這則寓言反映出沒有主見的人愚蠢,愚蠢的人如何學佛呢?所以沒有主見的人學佛,其心一直都是隨著境轉,轉來轉去都是在佛門之外,與佛無緣不能入門。所以《金剛經》說:「不應於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將這段經文應用在這則寓言中,則是說聽到聲的當下,「不應於聲生(染污)心,應無所住(執著)而生其(清淨)心」。有心即指有染污心;無心即指無染污的清淨心。心清淨即真如起用不被外境轉,原先父子牽著馬走路就不被一句「好笨」而父親上馬,也不會被一句「兒子可憐」而父親下馬等展轉轉變動作。

  世間上一切事物好與不好,得之與失等等都是二元對待的。路人所說所指責的都是一面之詞,看不到事情的真面目。父、子、馬三者一同步行,或父子倆一同騎馬或父騎、子騎都非絕對是對是錯,對與錯都是人主觀任意分別性質,看不到客觀的真實性。比如

  馬生病了,父子應該與馬一同步行。若馬是健康的,倆人騎在馬背上,馬是可以承受得住的,又如何是「虐待」呢?或如兒子體弱而父健壯,父親牽馬兒子騎坐又那裏是「不孝」呢?所以一切都是順著當時的情況而定,不能隨著音聲而轉。所以沒有主見的人是無法入佛門的。

36.問:不殺貪、瞋、痴能得解脫嗎?
答:提到「殺」字,佛教是戒殺的,但戒殺是指不能殺有生命的有情生物。說到這,上星期四(2000年五月四日)我在Salt Lake City有一信眾問道:「我們每天在實驗室裏都是在殺生,這樣有罪嗎?來生受報嗎?」

  有罪無罪,受不受報,看當事人在殺生物時的心如何而決定。如果殺一隻乃至十隻甚致一百隻就能研究出成果而救千千萬萬人的生命,那麼,你殺那些小動物的生命還存在著價值,那些小生命因換取多數的大生命而得大福報往生。如此,做實驗的人也無業罪果報之有;如果你在醫學方面根本就沒有成就的可能而在實驗室殺了千千萬萬小生命,這些生命的犧牲不能換來寶貴價值,不能得福,罪歸你身!

  又有人問:「遇到有毒性的蟲害,會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而殺之要不要緊?」

  這個問題本身不是問題。有毒性的蟲害會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如果不去殺,那才是大問題。要緊的是人命而不是蟲害。佛教是有生命之教才戒殺。生命不出一期,人命與蟲命相比,人命要緊。佛教是有智慧之教,到這個時候,還怕殺蟲而犯殺戒,眼睜睜地看著害蟲毒死人類那才是犯大殺戒。佛指責這種人叫「愚癡」。

  話歸正題,在佛陀的教導中,貪、瞋、痴是毒害我們慧命的惡賊。有了貪、瞋、痴,我們不能得解脫。如

  佛在世時,有一位摩伽天子,以偈問佛:

  「殺何得安眠?殺何得喜樂?殺何等之人,佛陀所讚歎?」

  佛言:

  「若殺瞋恚者,安穩得睡眠;

   若能殺瞋恚,令人得歡喜;

   瞋恚毒之本,殺之我所歎;

   彼殺瞋恚已,長夜無憂患。」

  從以上佛之偈語中可以明白,若能將貪、瞋、痴殺除,我們才能得解脫,否則無不是罪無不是業。譬如有人想當醫生,當醫生的目的是賺大錢,沒有想到是救人命,人命不值錢,金錢比命重,所以病人抬到面前,還先問「錢付清了沒有?」「尚差一半,正在向朋友去借。」還說:「不行,等錢付清了再看。」當今,美國社會還少有如此,因為有保險的緣故。亞洲國家歸到私體戶醫生即是先見錢後看病的多著是。那些人被金錢欲所繫縛,不能得安穩睡眠,長夜憂患盜賊,何由得解脫呢?

37.問:不認識自己的心,學佛法有益嗎?
答: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認識自己的心。如果學佛法不能認識自己的心,對今生今世來說是無益的。因為佛法是以「心」為中心,佛法是解脫人類精神痛苦的方法。不懂佛法即不能解脫痛苦,要解脫痛苦,從哪裏下手呢?就是從「心」下手。如禪宗有「道由心悟」的頓悟法門;淨宗有「唯心淨土」的念佛法門;密宗有「即身成佛」的三密瑜伽法門;律宗有「防非止惡」的制心法門;性宗有「中道空觀」的中觀法門;相宗有「萬法唯識」的唯識法門;臺宗有「一念三千」的止觀法門;賢宗有「一真法界」的無礙法門。法門雖多,但無不是要人認識自己的心。各宗都有「即心是佛、即心即佛」的教義。有一佛偈說得好: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我們的心就像一座靈山塔,儲藏著自性清淨寶藏。我們眾生無知,不知道打開自己本有的清淨寶藏,卻向外尋求,佛稱此為「捨本逐末」。佛經中有個故事:有個主人的心向自己提出抗議說:「你每天一早起床,我就為你睜開眼睛,觀看浮生百態;你想穿衣,我就為你穿衣避寒;你想漱洗,我就幫你洗刷沐浴。咱們的關係如唇齒一般密切,凡事你應該和我有個商量。但是你一旦要學道,卻背著臭皮囊東奔西跑,忙碌著向外攀緣尋找,而不知道求於我。其實,你所要追求的道,並不在其他地方。道就在你自己的心啊!」

  我們學佛的人有幾個如六祖惠能大師那樣利根,心不向外攀緣呢?若向外追求,所學佛法只不過種個菩提善根種子而已,不認識自己的心於今生無益。六祖要我們今生就能得益,今世就要認識自己的心,於是開頓悟法門。其《壇經》說的幾段關於頓悟文句:

  「前念迷性即是凡夫;後念悟得即是佛。

  前念執著於六塵境相即是煩惱起;後念離於所執的六塵境相即是菩提現。」(般若品第二)

  「不悟之時,即佛也是眾生;一念悟時,雖眾生也就是佛。」(般若品第二)

  「自性若迷,則佛也即是眾生;自性覺醒,則眾生也即是佛。」(疑問品第三)

  「前念不令妄想雜念生起當下即是真心;後念悟達真境不令斷滅當下即是佛。

  「能變成一切六塵境相的即是心;能遠離一切六塵境相的即是本來清淨佛。」(機緣品第七)

  「自己的心性若悟,眾生也就是佛;自己的心性若迷,佛也就是眾生。

  自性若是平等,眾生就是佛;自性若是邪險,佛就是眾生。」(付囑品第十)

38.問:不能認識自己的心,就等於捨棄自己,有何方法不讓自己迷失呢?
答:這個問題古德禪師有個方法可以提供我們參考: 從前有一位瑞嚴師彥和尚為了不讓自己迷失而採取一個方法。他每天一早起來一定喊自己:「主人!」然後回答:「是!」接著又自問:「你能牢記嗎!」然後回答道:「是的!我已經牢牢記住了。」或者又自問道:「記住,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被人欺騙!」自己又答道:「是的。」

  這種自問自答的方法,從表面上看起來很普通,但實際上很難做得到。只有堅定意志,埋頭苦幹的修行者才能辦得到的事實。因為這種自問自答的方法就是意味著隨時隨地都在喚醒自己。自己的心清醒,才不會讓自己迷失,自己隨時清醒才叫「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如此才能依靠自己,如果不能認識自己,不能了解自己就等於捨棄了自己,既如此還有誰能讓自己依靠呢?

39.問:不知悟後的這個人的境界如何?
答:這個悟後的境界是唯有悟者與悟者之間才能了知的事,換句話說「唯有佛與佛才能了知」,非我凡夫所能答此一問!不過現在我們可以同去問古德禪師。

  「佛由什麼構成的?」

  禪師答道:「桶底穿了。」

  要說是由什麼構成的,即佛是由有形有色之物體構成,有形之物如何是佛?又悟後境界又如何能言詮,所以有人在禪定中見到些境界,就捨家出家為尼大有人在。而不知那些並非真實境界。真實境界不可言詮,所以禪師用「桶底穿了」來表佛境。「佛」就是「覺悟」的人。覺悟前與覺悟後,雖然同是一個人,但悟後的這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不再是以前的那個世界。從前他會生氣,因為有對立;從前有煩惱,因為有矛盾。悟後的這個人是新人的誕生,他對所有的對立與矛盾都統一起來。「悟」能影響一個人的整體生命。換句話說「悟」是生命的再造。這是修行者通過精神的親身體驗所產生的劇烈變化,這是達到徹底的覺悟境地,所以叫「桶底穿了」。從凡夫到佛地,若以「桶」來形容「穿」只有一念功夫。所以六祖說:「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首頁 | 寺院春秋 | 法師介紹 | 行事簡歷 | 慧濟訊息 | 慧濟期刊 | 禪學問答 | 中觀般若 | 破疑集 | 佛教梵唄 | 位置圖示

Webmaster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olorado
8965 W. Dartmouth Place. Lakewood, CO 80227
Phone : +1-303-985-5506 Email: baocden@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