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頁> <上頁> <下頁>

破疑集

釋界靜(法正)

見無左右

      

  現就回到「無門課業」中的第一個問題:

  問:身為農禪並重的禪僧,不可能沒有見過牛吧!更何況春耕時根本離不開牛,既如此,那五峰禪師因何又問禪僧:「汝還見牛麼?」是何道理?

  答:五峰常觀禪師問一僧:「汝還見牛麼?」「見牛」便是「見性」。正因為禪師要學人「從緣悟入」,才將人的「本性」、「自性」、「佛性」,或稱「本來面目」比喻成「牛」。同時,禪師正在試探學僧是否真正見性,如果真正見性的人是一見即不再見。所以禪師才問「汝還見牛麼?」。因為這一見只是「見無」,只有「見無」才是「真見和恆見」中道佛性。

  現又回到「無門課業」的第二個問題:

  問:僧人答「見」,難道有錯嗎?如果沒錯,那禪師又為何以左右角強加追問呢?

  答:答「見」本身沒有對錯可言,要說錯,只是錯在僧人尚未真見「 中道佛性」。因為中道佛性離卻兩邊,答是一邊;不答也是一邊。見是一邊;不見又是一邊。如《涅槃經•獅子吼品》說:

  「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大12•523中)

  常觀禪師聽到僧人答「見」後,便以牛的左右角來試探對方,正由於僧人「無中道,故不見佛性」,沒有真實見地,才無言以對。禪師見僧人回答不上來,便代為作答「見無左右」。

  再者,「無門課業」的第三個問題:

  問:「見無左右」是何道理呢?

  答:首先,就「見性」來說,見性的意思是「見到心的本性」。「見」是一種純粹「見」的活動,當「見」和「性」即本性或本心連在一起時,便見到萬物的究竟本性。此時,見者與被見者,或稱主觀與客觀合為一體,不但同體,而且自覺,是自覺自身的活動,這自覺自身的活動便是「自性起用」或稱「般若妙用」。也唯有悟入自身與「庭前一株花」一體,而且也是「如夢相似」,才有「般若妙用」。

<目錄頁> <上頁> <下頁>

首頁 | 寺院春秋 | 法師介紹 | 行事簡歷 | 慧濟訊息 | 慧濟期刊 | 禪學問答 | 中觀般若 | 破疑集 | 佛教梵唄 | 位置圖示

Webmaster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olorado
8965 W. Dartmouth Place. Lakewood, CO 80227
Phone : +1-303-985-5506 Email: baocden@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