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思想問答
釋界靜(仁寬)著
二、《金剛經》給禪宗帶來的理論根據
禪宗思想問答──《金剛經》問題集
所謂「無道」即是佛道。是說菩薩已證實慧,從實慧體起無心方便慧之妙用通達佛道。那生死界既然繫不著佛道聖人,佛道聖人又何用離生死界呢?這就是佛道聖者是不離生死而離生死,即不離處便是離。如地藏菩薩雖處地獄而無地獄業因,即不受地獄苦果。已證法身,於相而離相的菩薩,當然是無實跡,亦無常住處,這是菩薩的實慧起方便用隨類化現人間的結果,這種方便慧就是以「無心」入「無相」的修行結果。證入無相法身的菩薩超越了生死界而又不離生死界,隨類度化眾生。這種聖人的生是無生生;死也是無死死,所以這種生死不是六道的生死而是佛道的「無生亦無死」。靈覺又問
14.曰:「既得無物自在饑寒所逼若為用心。」
師曰:「饑即喫飯,寒即著衣。」
15.曰:「知饑知寒應是有心。」
師曰:「我問汝:『有心,心作何體段?』」
16.曰:「心無體段。」
師曰:「汝既知無體段,則是本來無心,何得言有?」
17.曰:「山中逢見虎狼如何用心?」
師曰:「見如不見來如不來。彼即無心惡獸不能加害。」
說一千道一萬,最後的結論還是「無心」,只有無心方能起妙用,「妙」本身並不是指有一特性的實理,而是表示不生任何動念,只是在無寄情分別時中顯露自己的法王身。既是法王之身,惡獸又如何能加害你呢?因此,在深山中修行的禪僧多與虎狼獅子結成朋友,作為禪僧的護法。只要打開《高僧傳》神異編處處可見其事跡,此不多述。靈覺又問
18.曰:「寂然無事,獨脫無心,名為何物?」
師曰:「名金剛大士。」
19.曰:「金剛大士有何體段(相)?」
師曰:「本無形段。」
20.曰:「既無形段,喚何物作金剛大士?」
師曰:「喚作無形段金剛大士。」
在靈覺看來,這「無心」一定有一個實體名目;國師順應眾生根性,只好以無名相中強名安立叫作「金剛大士」。靈覺又問
21.曰:「金剛大士有何功德?」
師曰:「一念與金剛相應。能滅殑伽沙劫生死重罪。得見殑伽沙諸佛。其金剛大士功德無量非口所說非意所陳。假使殑伽沙劫住世說亦不可得盡。」
22.曰:「如何是一念相應?」
師曰:「(記)憶智(慧)俱忘即是相應。」
23.曰:「憶智俱忘誰見諸佛?」
師曰:「忘即無,無即佛。」
24.曰:「無即言無,何得喚作佛?」
師曰:「無亦空,佛亦空。故曰:『無即佛,佛即無。』」
Webmaster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olorado
8965 W. Dartmouth Place. Lakewood, CO 80227
Phone : +1-303-985-5506 Email: baocden@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