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禪的評破
釋界靜(法正)
- 壽命自在:菩薩超出三界煩惱,已無生死壽夭,長短不拘,延萬劫而不長,促一念而不短。
- 心自在:凡夫妄識用事,心隨境轉,不得自在,菩薩真心無礙,已融其境,故得自在。
- 財自在:即資具自在,菩薩於境無礙,隨所樂欲,於諸資具,得大自在。
- 業自在:業指淨業,利濟群生,無有障礙,自行化他,得大自在。
- 受生自在:菩薩隨類受生,廣度有情,隨緣示現,人或非人,隨意所作,自在無礙。
- 勝解自在:菩薩於佛法中自得勝解,了徹勝義;亦為他說,令他亦得勝解。
- 願自在:凡夫有願,難得自在做到;菩薩發願,必得圓滿成就。
- 如意自在:又作神力自在;菩薩具大神通,隨意生身,意到何處,即生到何處。
- 法自在:菩薩能修一切法,亦能演說一切法,普令眾生,受法圓滿。
- 智自在:菩薩具大智慧,善說法要,辨才無礙。眾生受益,歡喜受化。
從以上十種自在看,只有七地或八地以上的高位「菩薩行深般若」,「見到無念者」才能觀自在的事實;也唯有任運現前的菩薩才能從體起用;也唯有大修行人才能做到不昧因果,也只有修「般若波羅密多行」的菩薩才能「對諸法不起念」。如《小品般若波羅密多》說:
「善男子,此為般若波羅密多,即是對諸法不起念。……見到無念者,不為六根所染;見到無念者,能轉向佛智;見到無念者,稱為實相;見到無念者,即是中道和第一義。見到無念者,立獲河沙功德;見到無念者,能悟諸法。」
綜上述之理由,可知野狐禪中的大修行人是指高位菩薩而言,不是二乘聖人,更不是凡夫,為什麼呢?因為
般若波羅密多,只有菩薩修習,而七地以前的菩薩不能做到「對諸法不起念」,不能「見到無念者」,即不堪稱為「大修行底人」。
「獨坐大雄峰」的百丈禪師到晚年高齡時,還堅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當今的人就連自己吃過的碗筷還要等著別人幫他洗,還認為理所當然。這種無慚無愧的也叫修行人!前後對比之下,誰是大修行人?何者才能做到「不為六根所染」?何者「能轉向佛智」?
獲河沙功德的菩薩祖師們的中道實相境界非我等凡輩所能知曉,本題就此擱筆吧!
Webmaster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olorado
8965 W. Dartmouth Place. Lakewood, CO 80227
Phone : +1-303-985-5506 Email: baocden@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