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頁> <上頁> <下頁>

野狐禪的評破

釋界靜(法正)

   

  「但破於世間起常無常顛倒,不破世間,如無目人得蛇以為纓絡,有目人語是蛇非纓絡。佛破世間常無常顛倒,不破世間。」

  至於「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的菩薩也是不厭世間,不樂涅槃於一切法都無所執,無住無著,行無所行,也沒有少分實法可以說為能修能證。只是「能轉世間為道果涅槃」而已。如《大智度論》卷十九說:

  「菩薩以般若力故,能轉世間為道果涅槃。……菩薩得是實相故,不厭世間,不樂涅槃。」

  小乘聲聞、緣覺的空與大乘菩薩的空是不一樣的。就小乘空來說: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五說:

  「聲聞、辟支佛(緣覺)智慧,但觀諸法空,不能觀世間、涅槃為一。」

  大乘就不同了:如《大智度論》卷三十八說:

  「涅槃際為真,世間際亦真,涅槃與世間,小異不可得,是為畢竟空相。」

  對此,三論宗吉藏大師的《大乘玄論》卷四說:

  「以不壞假名而說實相,雖曰假名,宛然實相,不動真際建立諸法,雖曰真際,宛然諸法。以真際宛然諸法,故不滯於無;諸法宛然實相,即不累於有。不累於有故不常;不滯於無故非斷,即中道也。」

  又說:

  「聖人以無心之妙慧,契無相之虛宗。即內外並冥,緣智俱寂,不知何以目之,強名智慧,雖立智慧之名,實不稱般若之體。」

  「般若之體」是要依靠親身去實證乃得,但一旦「有心」即不得,涅槃是「無智亦無得」是說名涅槃。

  總而言之,一切經一切教都是以無得為宗,心若能同教,才能接近悟境,「不落因果」是有所依得心的範圍,是小乘偏空取證的小涅槃,非大乘菩薩畢竟空的究竟涅槃。

  在這則公案中,百丈禪師已經暗示學人,在佛法面前,一個「字」都不可忽視。古人說:「離經一字,猶如魔說」就是這個道理。

  西曆二OO四年元旦,筆者在齋堂用早餐時,無意中看見「悲智學佛會」寄來一堆本年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尊者達賴喇嘛再度蒞臨洛杉磯弘法」的廣告傳單,上面寫著:

<目錄頁> <上頁> <下頁>

首頁 | 寺院春秋 | 法師介紹 | 行事簡歷 | 慧濟訊息 | 慧濟期刊 | 禪學問答 | 中觀般若 | 破疑集 | 佛教梵唄 | 位置圖示

Webmaster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olorado
8965 W. Dartmouth Place. Lakewood, CO 80227
Phone : +1-303-985-5506 Email: baocden@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