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頁> <上頁> <下頁>

破疑集

釋界靜(法正)

見無即見空

                  

  如果說學禪就是修習中觀,那這人一定不是死心眼。玄覺就因為看到《維摩經》的中道不二法門而見性,他就懂得活用,兩人談話劍鋒相對,卻自然恰到好處,第一次見面馬上抓住重點說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人生根本問題,不是在枝末禮節問題上計較,正合六祖的「唯論見性,不論其他枝節」意旨。所以,六祖對他的回應也是根本上的,便說:「何不體取無生無死的真如自性;以了無常迅速的生死」?要知道在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中,求生死去來相了不可得。

  對此,玄覺禪師應以「體取無生無死的真如自性時,當下即是無生,了見自性常住,本無遲速可言,還談什麼體取無生?」

  六祖見他透得過無門一關,於是便說「汝甚得無生意」。如果換成不明白人,一聽到「甚得無生意」就以為六祖為自己印證了!而玄覺禪師不向死句裏挫殺,於是便說「無生豈有意耶」?

  六祖再加追問:「無意誰當分別?」

  玄覺禪師回答:「分別亦非意。」這就是以「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的能事對談結束。難怪六祖讚嘆道:

  「善哉!」真是好極了!

  就這樣,玄覺禪師在六祖那「少留一宿」,時人稱他為「一宿覺」。後著「證道歌」,內容備述領悟禪宗要旨,盛行於世。圓寂後,朝廷追封他為「無相大師」,時人又稱他為「真覺禪師」。

  就「無相」來說,所有大乘經都講這個,還說什麼禪不可說破!是我們沒有進入「無」而已。我們的誦經一直停留在「有相」上,不是想功德,就是求保佑。不是想弄神,就是要抓鬼。不是攀緣,就是討人恭敬。這是什麼?這是六道眾生!如何見性?

  「性」是什麼?是「無」。「無」是什麼?是「無相」。無相又是什麼?無相的梵語animitta無形相的意思。如《大寶積經》卷五說:

  「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以無相故,彼得清淨。若空無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大11•29上)

  這裏的「一切諸法本性皆空」包括人人本具的心性及本性皆空,這裏的空是第一義諦的空,正因為禪宗的自性是建立在無相寂滅的第一義空中,所以這種自性無形無相,「不可以相表示」,表示的都不是禪、不是佛性,禪不可說破、佛性不可說,要人親身去體驗道理在此。

問四、為什麼禪宗祖師從不肯輕易替學人去解說,只教學人自己去體會?有何道理能讓「無」的精神明顯一些呢?
答:這不肯輕易替人去解說,也就是「不說破」,這「不說破」實際上是佛陀在世時就一直強調的,他每當說完最終極的實相無相法後,總是說:「我說的不一定正確,你們回去要起疑,有疑才有悟,悟到的才是自己的」。禪宗繼承這一思想而已。正因為第一義空、無、心、自性、佛性、涅槃、般若等都是離語言文字相,不可說。這第一義空、無、佛性等都是「自家寶藏」。

<目錄頁> <上頁> <下頁>

首頁 | 寺院春秋 | 法師介紹 | 行事簡歷 | 慧濟訊息 | 慧濟期刊 | 禪學問答 | 中觀般若 | 破疑集 | 佛教梵唄 | 位置圖示

Webmaster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olorado
8965 W. Dartmouth Place. Lakewood, CO 80227
Phone : +1-303-985-5506 Email: baocden@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