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疑集
釋界靜(法正)
見無左右
第四、得牛階段:從圖中可以看出,牛雖然隨心所欲地前進,但人已經用盡身心力量去拉住它。可見到此階段已經得到見性。此時雖然明白到「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自性天然,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自己的心還是不能與自己的思維合而為一,有時還會隨心所欲地產生貪、瞋、嫉妒。
到此,行者的染污意識習性和從前一樣在心中蠢蠢欲動,為了要降服此虛妄分別心,便竭盡全身精力拉住牛而從不放鬆索繩,然而牛還是意圖隨心所欲地前進,這就是得牛階段。
第五、牧牛階段:通過一番掙扎之後,從表面上看,牛開始有點聽話了,但實際上野性還未馴服,有時還高高地仰起頭,不時地發出牛的脾氣聲來。圖中的牧人還小心翼翼地拿著牛鞭,抓著牛繩,不敢離開牛一步,恐怕牠會步入田裏踩到莊稼。這是說明人在悟明心性之後,還要繼續不斷地調伏其心,不可掉以輕心,否則,隨時會有貪、瞋、痴等煩惱產生。這就是牧牛階段。
第六、騎牛歸家階段:經過一段時日馴服後,牛變得順從,也會照著主人的話去做了。圖中的牧人,輕鬆地騎在牛的背上。此時的牛無需鞭索,主人雙手拿著羌笛,吹著牧曲。馴服後的牛馱著主人,踏著夕陽,走向歸家路上。這是說明行者到此階段,漸漸地走向煩惱不生、菩提不滅的自性老家。
第七、忘牛存人階段:圖中的牧人,已經回到自性的老家,忘記了他自己曾經騎過的牛,很自在地坐定下來。這是說明修行的人到此階段,在此之前的見性、悟道、禪定等等全部被忘卻,回歸到平常心。
這時候,修行人的內心對外境不產生對待分別,沒有是非、善惡虛妄分別心,也不存在有煩惱與菩提的取捨心。由於自性清淨心的出現,對客觀的塵境便無一物可見。但他還清楚地覺得有個主觀的自己存在,這就是忘牛存人階段。
第八、人牛俱忘階段:圖中為什麼空無一物呢?因為修行的人已經體驗到自性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牛既已不存在了,自我也就失卻了,此時無賓亦無主,賓主一體;無凡亦無聖,凡聖一如;無眾生亦無眾生、心、佛之差別。行人到此便進入一種絕對統一的不可思議靜中三昧定境,這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階段。
Webmaster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olorado
8965 W. Dartmouth Place. Lakewood, CO 80227
Phone : +1-303-985-5506 Email: baocden@yahoo.com